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三觉  翁志成 《生理学报》1988,40(5):437-443
在大鼠尾部,重复压力刺激皮肤感受野,当间隔时间小于2min时,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单位放电数随间隔时间的缩短而减少。压力与辐射热交叉刺激同一感受野,随后刺激的放电数也显著减少。皮下注射致痛剂引起持续性放电的背景上,分别向感受野施加按压、辐射热或电针刺激,随着放电增多后出现一个放电减少的过程。刺激支配尾部的交感神经则使减少的放电显著增多。结果表明,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激兴奋后有个感受性降低的过程。本文讨论了这一过程在按摩、针灸缓解痛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刺激隐神经C类纤维诱发体感皮层电反应(平均诱发电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猫的隐神经A类纤维单独兴奋时,可引起同侧脊髓背表面电位 A-SSP(潜伏期 2.6±0.4ms)和对侧体感皮层诱发电位 A-CEP。A-CEP由早成分(潜伏期 9.6±1 1ms)和晚成分(203.0±10.gms)组成。当 C类纤维选择性传入时,出现特异的 C-CEP(潜伏期 134.4±25.9ms)和C-SSP(115.8±15.6ms)。C-CEP的幅值较A-CEP 小,并随C类纤维传入的数量而改变。C-CEP的最大幅值位于后乙状回一定部位,多为负或正-负电位,在皮层深层其相位倒转。与A-CEP相比,C-CEP的中枢延搁时间较长,跟随频率较低,对镇痛药较敏感。表明C-CEP不同于A-CEP,它是由C类传入所引起的,是在体感皮层内产生的。当A类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只有A-CEP和A-SSP出现,而不出现C-CEP和C-SSP。在阻断电流逐渐增强过程中,C-CEP较C-SSP后出现;而在撤销阻断过程中,则C-CEP较C-SSP先消失。提示C类传入在中枢可能被A类传入所抑制,这种抑制可以发生在脊髓和脊上水平,后者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3.
AFLP─一种DNA分子标记新技术   总被引:80,自引:2,他引:78  
翁跃进WENG  Yue-Jin 《遗传》1996,18(6):29-31
AFLP──ANovelTechniqueforDNAMolecularMarkerWengYuejin(InstituteofCropGermplasmResourees,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公司科学家ZabeauMarc和VosPieter发明创建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新技术,它不仅具备了其它DNA分子标记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多态性丰富,共显性表达,不受环境影响,无复等位效应,而且还具有带组丰富,用样量少,灵敏度高,快速高效等特殊优点.一个0.5mgDNA样品,可做4000个反应,获得8万个标记,650万条带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MackillDavid[7]利用14份水稻为材料,比较AF…  相似文献   
4.
贝氏隐孢子虫在珍珠鸡体内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美清  林辉环 《动物学报》1996,42(2):113-118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贝氏隐孢子虫在珍珠鸡体内的发育。大量球形虫体镶嵌于气管和法氏囊微绒毛丛中。气管纤毛消失,微绒毛生发生融合。法氏囊粘膜表面可观察到宿主细胞突起,在突起的表面有数个虫体寄生。滋养体呈球状,平均大小为1.7μm。裂殖体拥有4个或8个香蕉状裂殖子。成熟大配子体大小为 4.2 × 3.3μm,在其侧面可观察到锯齿状突起。偶尔能观察到卵囊,其表 面有一明显裂缝。虫体逸出后所留下的带虫空泡似弹坑状,根据其结构可将其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裂殖子或小配子的形成场所,另一类为卵囊的形成场所。  相似文献   
5.
【背景】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长期以来由于其临床表现不特异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目的】结合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和核酸试纸条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方法】以肺炎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ARDS)毒素编码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的温度、时间等进行优化,评估其敏感性,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和其余7种病原体分析其特异性,并对35份临床样本进行验证。【结果】MIRA核酸试纸条法在37℃条件下,15 min内便可完成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 copies/μL;除肺炎支原体外,其余7种病原体均不能扩增,特异性较好。以实时荧光PCR检测为标准,MIRA核酸试纸条法对35份临床样本检测后的诊断特异度为100.00%、灵敏度为96.15%、阴性预测值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MIRA核酸试纸条法...  相似文献   
6.
转移及非转移肿瘤移植后615小鼠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道高转移瘤株FC、淋巴合并血道高转移瘤株U14、淋巴道高转移瘤株H22、非转移瘤株P615分别接种于336只纯系近交615小鼠.不同时间取血并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将转移瘤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侵袭期、转移早、中、晚期,非转移瘤发展过程分为潜优期、增殖期、囊腔形成期及中心坏死期.本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转移能力及途径肿瘤发展的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不同,因而表明肿瘤侵袭、转移与血液流变学变化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被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运用Pringle法阻断、半肝血流阻断(HVC)后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6,Pringle法阻断)和B组(n=47,HVC),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肠黏膜屏障指标[D-乳酸,内毒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ALT、AST、TBIL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dD-乳酸、内毒素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阻断相比,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肝切除手术中运用HVC,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损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Maltol is a flavor additive that is widely used in the daily diet of humans, and its biosafety attention is concomitantly increasing. Catalase (CAT) is an antioxidant enzyme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in the tissue's environment of human body and protect cells from oxidative damag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altol to CAT activity within mouse hepatocytes as well as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CAT on molecular level were investigated by multiple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enzyme activity experiments, and 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suggested that when the maltol concentrations reached to 8 × 10?5 mol L?1, the viability of hepatocytes decreased to 93%, and CAT activity was stimulated by maltol to 111%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exposure for 24 hours. Changes in CAT activity on molecular level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n cellular level.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CAT by maltol was static with the forming of maltol‐CAT complex. Moreover, ultraviolet‐visible (UV‐visible) absorption,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a reflec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maltol caused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CAT and made the CAT molecule skeleton loose and increased α‐helix of CAT. Maltol mainly bound with CAT through hydrogen bond, and binding site that is near the heme ring in the enzyme activity center did not interact with its main amino acid residu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maltol and C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evaluating health damages caused by maltol.  相似文献   
9.
石墨烯是当前研究最热的碳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在各领域广泛应用。随着石墨烯生产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大,其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环境中,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风险。阐明石墨烯的潜在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客观评价石墨烯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已有诸多研究报道了石墨烯的植物生理毒理效应。研究表明,石墨烯对植物的生理学响应及其生理变化过程存在影响,涉及萌芽、幼苗生长、氧化应激、光合特性、植物激素和代谢过程等,且多呈浓度效应。今后亟需构建一套被广泛认可的植物石墨烯毒性评价体系,为石墨烯的安全生产和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背景】洞穴环境中蕴含丰富而独特的细菌资源,对洞穴环境中细菌的分离培养有助于了解洞穴细菌多样性及细菌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目的】利用不同培养基分离细菌,探究钟乳石表面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种间互作关系。【方法】通过11种培养基对织金洞内钟乳石沉积物表面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在R软件下,通过Bipartite包分析可培养细菌属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从钟乳石沉积物表面共分离出206株细菌,它们隶属于4门25属45种,香农(Shannon)指数为4.78,辛普森(Simpson)指数为0.9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别为样品中可培养细菌的优势门(47.09%)和优势属(29.61%)。无机寡营养培养基有助于洞穴钟乳石沉积物细菌的分离。属水平-采样点网络分析表明,可培养细菌分布具有非随机、显著的嵌套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在细菌群落中存在较多的有效合作值(Effective Partners)和亲密度(Closeness),被其他细菌所依赖程度(Species Strength)较高,是该群落中的重要组成类群。【结论】织金洞内钟乳石沉积物表面存在丰富的细菌资源,分析细菌类群在群落中的作用应结合细菌相对丰度和网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